Search


消極的想法,積極的想法,都會在你的腦子裡面飄來飄去。你以前可能不自覺的會把想法當成自己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消極的想法,積極的想法,都會在你的腦子裡面飄來飄去。你以前可能不自覺的會把想法當成自己,但當你可以察覺到你是你,想法是想法,你擁有這些想法,但你不等於這些想法,你會發現自己和想法可以是分開的,你可以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狀態:哇!各式各樣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來來去去呢!就像天空裡的雲朵飄來又消散,大海裡的潮汐上升又落下。

我們不用執著於一定要消除負面的想法,只要察覺它就可以了。察覺這些想法是什麼?它帶給你什麼情緒?或讓你想做出什麼行為?察覺的過程本身就幫助我們和這些想法之間隔了一個空間。當你認知到你是你,想法是想法,就更容易放下它。在這個空間裡,你就有了重新選擇的自由。

取自《過勞腦》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我一向鼓勵寫心情日記,這是深化覺察很重要的方式。事實上,這是《療癒誌》的目的之一。

我很喜歡作者的寫法,淺顯易懂,又貼近現象。靜心或正念,讓我們有重新選擇的機會,讓我們對負面想法不會存在著敵意,徒增自己的負擔。

很鼓勵各位朋友花時間去記錄內在的世界,然後我們會發現,內、外在世界其實相連,只是我們以前視而不見。祝福各位朋友,拿回內在世界的主導權,因此而自由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自己當駕駛,做自己的主人

【趙安安】

寫心情日記,覺察自動化導航系統

現在,我們要把主權拿回來,開始真正坐在駕駛座,把車開到一個更適當的目的地。

自動化導航系統讓人類在遠古時代能夠生存,猛獸來時無法想那麼多,不然會被吃掉,所以情緒和身體感覺的反應越快越好,這樣才可以活得比較安全。然而,脫離了單純弱肉強食的蠻荒草原,進入複雜交織、結構精密的人際社會,自動化反應機制反而造成我們的困擾,所以現在要從不由自主的自動導航系統模式跳脫出來,要學會開車,我們自己當駕駛,做自己的主人。

第四週要開始練習寫「心情日記」,記下自己的身體感受、情緒與念頭。試著去拆解自己的念頭、情緒與身體感受是什麼,解碼刺激至反應間的歷程。

我們要練習覺察自動化導航系統的運作。它太快速、太無意識了,以至於在還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麼,就立即出現情緒和行為的反應。你在寫「心情日記」時可以稍微留意一下,可能有些負面想法會在不同事件裡重複出現,例如「我就是很笨」,或覺得「我的命就是慘」。人出現情緒困擾或不良行為,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動化導航系統出了問題,這個練習能幫助我們拆解自動化導航系統的零件,讓我們能看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。

重新選擇,獲取自由

想做出正確的選擇,必須先認知到我可以有所選擇,同時根據這些可能的選擇做出最有益的行動。正念並不是讓我們只能在一個狀態裡而已,而是人能夠自由,因為你有了選擇。

在正念練習時,你會發現我們可能有正面的想法出現,也可能有負面想法跑出來。消極的想法,積極的想法,都會在你的腦子裡面飄來飄去。你以前可能不自覺的會把想法當成自己,但當你可以察覺到你是你,想法是想法,你擁有這些想法,但你不等於這些想法,你會發現自己和想法可以是分開的,你可以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狀態:哇!各式各樣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來來去去呢!就像天空裡的雲朵飄來又消散,大海裡的潮汐上升又落下。

我們不用執著於一定要消除負面的想法,只要察覺它就可以了。察覺這些想法是什麼?它帶給你什麼情緒?或讓你想做出什麼行為?察覺的過程本身就幫助我們和這些想法之間隔了一個空間。當你認知到你是你,想法是想法,就更容易放下它。在這個空間裡,你就有了重新選擇的自由。

鼓勵大家持續練習,越練習越發現,你不再重複掉入陷阱,不會再被當某些情緒刺激出現就反應的自動化導航系統牽著走。當你不斷培養當下的覺察,就一點一滴拿回了自主權,你會越來越自由。

.

以上文字取自
過勞腦:讓大腦一例一休、情緒排毒的8週正念計畫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81421

.

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

短期心靈寫作成長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164392501064514/

.

現正上市中
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:每天回到你心裡,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

博客來 https://goo.gl/rHgxZV
金石堂 https://goo.gl/R871Aq
誠品 https://goo.gl/iwdvtb
讀冊 https://goo.gl/vZ1X3i
海外大眾 https://goo.gl/QEXBcX

.

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
https://goo.gl/yjssfM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。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、情緒教育、親職教養諮商、人際與家庭溝通、壓力管理、自閉類群障礙症、早期療育發展評估...等。 工作之餘,仍希望透過書寫與直播,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、自省的心得,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、痛苦、不安的朋友們,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。 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」的臉書粉絲專頁,目前追蹤人數已突破37萬。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、討論,學習面對情緒,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,學習在溝通中傾聽、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,以及如何寬解苦痛,跟自己和好。 . 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,恕無法回答邀約以外的問題,如有私人相關問題(心理治療、諮商),建議至專業機構或撥打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謝謝~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-788-99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也可直接洽訊各地縣市政府衛生局,譬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?
View all posts